首页 > 视频 > 金融人物 > 郑东峰:盐碱地里的“把脉”“医生”

郑东峰:盐碱地里的“把脉”“医生”

2014-10-10 15:20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时长:4分6秒
 
 
视频介绍

“春天白茫茫,夏季水汪汪,”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华北平原盐碱地的景象,为改造盐碱地,让华北平原成为粮仓,一批土壤专家集合在一起,刻苦钻研攻关土壤改良技术,为祖国的发展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在山东济南,就有一位专门为盐碱地“把脉”的“医生”,他就是山东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郑东峰,每到这举国欢腾的日子,他都为自己的付出倍感自豪。

郑东峰:盐碱地里的“把脉”“医生”

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    责任编辑:赵鼎

日期:2014-10-10 15:20

视频文稿

新华社记者李小波山东济南报道

“春天白茫茫,夏季水汪汪,”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华北平原盐碱地的景象,为改造盐碱地,让华北平原成为粮仓,一批土壤专家集合在一起,刻苦钻研攻关土壤改良技术,为祖国的发展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在山东济南,就有一位专门为盐碱地“把脉”的“医生”,他就是山东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郑东峰,每到这举国欢腾的日子,他都为自己的付出倍感自豪。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郑东峰:华北平原在建国初期五六十年代有个景象,是春天白茫茫,夏季水汪汪,盐碱地使整个华北平原粮食种植的产量低而不稳,一般有一二百斤产量,甚至几十斤产量。

说起对黄河三角洲的最初印象,53岁的郑东峰首先想到当地老人们挂在嘴边的这句顺口溜。黄河三角洲拥有未利用土地约810万亩,其中盐碱地就占了270万亩。由于地处海边,这里大片土地含盐量在0.3%左右,春耕时排碱难,地上一片白花花的碱花;夏季时雨水多、排涝难,即便农民辛勤播种,一年的收成却寥寥无几。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郑东峰:这个黄河三角洲里边大面积的还是棉田,有一部分种植小麦,也不少,但是越靠近滨海的主要是棉花,靠近内陆的,靠近黄河的,种小麦玉米,粮食作物,靠黄河远一点的地方种棉花。

郑东峰告诉记者2000年以前,这个被称为山东“北大荒”的地方只能种植一些棉花、油葵等抗碱作物。2004年,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盐碱地改良技术”重点项目通过可行性论证。长期与盐碱地打交道的郑东峰等到了这股“东风”。他研发的滴灌洗盐、降水洗盐等技术,比传统的改良技术节约用水一半以上。通过改良盐碱地、培育耐盐粮食品种等技术,黄三角地区新增耕地数万亩。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郑东峰:十一五期间,国家有一个盐碱地全国性的行业专项,一个盐碱地综合治理方面的,他这一个项目包括了新疆、内蒙,东北,全国搞土壤改良的人聚到一块,进行沟通,现在我们国家的富强,国家有资金能够支持到,科研人员有想法就有经费支持,这是对科研,对我们国家进步很重要的。

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盐碱地面积近12.37亿亩,其中盐渍化耕地约1.14亿亩。去年4月,科技部、中国科学院联合启动“渤海粮仓”工程,计划到2020年环渤海地区增产粮食100亿斤,提升环渤海中低产区粮食增产能力和效益。郑东峰说,这一规划又给农业科研工作者们注入一剂“强心针”。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郑东峰:下一步在盐碱地行业,把现有的技术扩大示范推广,这个是很重要的,在产生社会效益方面应用于生产,是更重要的。因为以后像我这个年龄,研究是次要的了,但是对已经研究的技术进行推广应用,这是更重要的方面。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