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频 > 社会娱乐 > 非遗传承人:刻在菊花石上的变迁

非遗传承人:刻在菊花石上的变迁

2014-10-09 11:05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时长:4分21秒
 
 
视频介绍

每当翻看到手机里的老照片,曹明珠的记忆就回到了许多年前。曹明珠1949年11月17日出生于湖南浏阳,与新中国同龄。出生木雕家庭的他,四十多年来,钻研如何将家乡特产菊花石,通过雕刻更具艺术化地呈现,如今曹明珠已是菊花石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其作品在业界广受推崇。

非遗传承人:刻在菊花石上的变迁

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    责任编辑:赵鼎

日期:2014-10-09 11:05

视频文稿

新华社记者丁春雨、韩曦乐湖南浏阳报道

每当翻看到手机里的老照片,曹明珠的记忆就回到了许多年前。曹明珠1949年11月17日出生于湖南浏阳,与新中国同龄。出生木雕家庭的他,四十多年来,钻研如何将家乡特产菊花石,通过雕刻更具艺术化地呈现,如今曹明珠已是菊花石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其作品在业界广受推崇。

90年代以前,菊花石,尤其是菊花石雕并没有市场,当时的人们似乎还无暇欣赏这些建立于自然鬼斧神工之上的人工奇迹,街上称得上手艺人的也寥寥无几,曹明珠算是一个。1988年,他跟随着自己的兴趣开始琢磨如何将木雕的技艺和手法置于菊花石雕之上,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镂空。那年秋天,但要镂空雕刻,石头必须达到很高的硬度,当时街上普通的山料是不法承担的。经历一年多的艰苦寻找,他终于山涧水边找到了合格的优质石料,此消息在当地不胫而走,据说,从那之后,对于菊花石料的开采和雕刻的产业才真正开始起步。

菊花石雕传承人 曹明珠:在(19)90年3月26号,我就发现了现在作品的一块(菊花石),当时来讲在菊花石里面是很大的一块,特别兴奋,当时是震动了当时我们古港集镇,(他们说)啊,这个曹明珠捡了一块宝石回来了,几十朵花,来来往往的人到我家来看这个石头,他们不把这个说成是菊花石,他们说成是宝石了,这些老百姓。后来我的小孩回来,看见我捡了这块石头,又听见别人讲是快宝石,他们就说要合个影,要照个相,好高兴的,我说你们合影就合影吧,照相就照相吧,所以说就留下了这个永恒的东西了。

当时没有机械化雕刻设备,曹明珠就是凭着一把凿子、一把锤子和不变的信念,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做成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件大件菊花石雕作品。这件作品曹明珠一直珍藏着没有对外展示,一方面这件作品是他的处女座意义非凡,另一方面其实曹明珠自己觉得并不算完美。曹明珠之所以有这种想法,是因为随着石雕技术的进步,如今机械化因素的加入使得菊花石雕的制作工艺更为精细和快捷。这个菊花石鱼篓是24年后的今年,曹明珠的一件得意之作,在机器打磨石料的今天,镂空、浮雕,相对而言更易实现,而且能驾驭更高的难度。

菊花石雕传承人 曹明珠:要是在旧社会就不可能了,你就是个手艺人啊,东家请了,西家来了,他没有这个平台给你啊,你就是为了温饱而做啊,现在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你做出来的作品要有创意啊,要有文化底蕴啊。

与新中国同年的曹明珠深刻体会到,国家进步带来了的技术创新使得菊花石雕艺术不断有新的突破,如今在曹明珠自己的一家艺术馆里,存放着大量精美的菊花石雕作品,技术的突破给每一件作品细节都印上了明显的痕迹。当大众在物质富足后转向精神需求时,对艺术的追求使得像菊花石雕这样的艺术品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对于做了一辈子菊花石雕的曹明珠而言,他就是这种需求和价值变化最直接的体验者。

菊花石雕传承人 曹明珠:我从事(菊花石雕)几十年,走过来,我总是要在一个作品上总结,总结我的一生,总结国家这种和平盛世的状况。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