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频 > 新华聚焦 > 蔓延全国的“用工荒”背后折射了什么?

蔓延全国的“用工荒”背后折射了什么?

2013-03-13 14:39来源:新华08网时长:20分
 
 
视频介绍

企业扎堆抢人,车站截留民工,多地企业出现用工荒;加强职工培训,产业升级转型,多管齐下破解用工荒。年年出现用工荒,其背后究竟有着怎样深层次的原因?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式又会带来哪些影响?

蔓延全国的“用工荒”背后折射了什么?

来源:新华08网    责任编辑:赵鼎

日期:2013-03-13 14:39

分享到:

0%0%

视频文稿

春节过后,珠三角、长三角各地招聘大战是再度上演,各大城市的火车站、汽车站、招聘会现场,酒店宾馆的门前,甚至是马路边上都聚集着不少的招聘企业,用工荒也再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饭店人手紧缺,快递公司缺人,家政公司告急……各行各业,老板们使出浑身解数,打响“挖人战。用工荒到底是暂时的现象还是长期的趋势?用工荒出现的原因何在?对于中国企业是重大的打击还是转型的契机?那么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兵分多路进行了调查。 

节后用工市场持续升温餐饮行业出现用工“断档”

近日,记者来到杭州外来劳动力服务中心大厅,大厅内布置的20多个职介所橱窗上贴满了密密麻麻的招聘信息,很多人在市场内边逛边看。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前来招工的人举着自制的小广告来吸引求职者的注意,记者注意到,其中以餐饮业居多。

蔡尚朋是杭州一家连锁餐饮业的人事主管,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已经和走累的求职者们坐在了一起,一上午的站着吆喝让他觉得有些疲惫,要不是手里拿着的招聘信息,一般人很难将他和求职者区分开来。尽管吆喝了一上午,但蔡尚朋对记者表示,基本上没有招到什么人。

杭州腾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人事主管蔡尚朋:我感觉是相对来说有点困难,因为我们像餐饮业的话,我感觉大部分人员都不太愿意,他们可能会对餐饮业有一种误解,特别是像现在年轻的人,他们会认为这样可能会给其他朋友或者其他同学之类的,感觉做这个服务行业有点让人看不起的感觉。

除了面子上的问题,蔡尚朋表示,由于餐饮行业对用工的门槛要求不高,本身也没有太多技术含量,这使得餐饮行业在薪资待遇上很难和其他行业相比。

杭州腾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人事主管蔡尚朋:待遇相比的话可能,其实我们整体上餐饮业都在调整我们的一些待遇,比如说我们的休息天啊,我们工资的一些结构啊,都根据大的市场不断的在调整。但调整的话就是说,可能跟一些大的公司相比的话,还是稍微有点差距,因为我们这个需要的不是太过高端的这种人才啦。

在展厅的正中央,杭州某家酒店也摆设了摊位,从现场列出的招聘条件来看,要求并不高。不过负责人事的龚女士向记者表示,一上午的摆摊下来,结果并不理想。

杭州某酒店人事龚女士:还是去年好,去年我们来的时候,差不多返杭的人员已经比较多了,特别是这个市场挺热闹的。新年第一天来说实在的挺失望的,就是没有预期的那么好。

和去年同期相比,龚女士表示,今年的情况要差很多,眼下也只能冀希望有更多的返城人员早日回城。

杭州某酒店人事龚女士:我们今天第一天来摆摊的话形式不是很好,也有可能时间没有到,有些返杭的外地的可能还没有回来。

老一辈盼尊重 新民工重发展 农民工纷纷转向“民技工”

记者在外来劳动力服务中心还看到,有不少40岁左右的人前来找工作。穿着一件橙色外套,来自河南的徐亮在人群中显得格外显眼。徐亮告诉记者,这次来主要是想找一个和物流相关的工作,毕竟自己有着十多年干物流的经验,不过转悠了一上午徐亮都没有找到合适的。

外来务工人员 徐亮:今天找不到明天再转转,看看有个合适的老板过来了,面谈谈。干个物流公司活苦一点,一个月三千工资左右吧。要是合适了就干到年底吧。

在徐亮看来,在城里打工与雇主之间建立起足够的信任是非常重要的,农民工干的大多是苦活、累活,理应得到最起码的尊重,这样他才能踏踏实实地干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像徐亮这种出来打工十多年的的老一辈民工在找工作时,除了考虑待遇方面的问题之外,在工作中能否得到用工单位的尊重成为他们最关心的话题。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新生代民工,这批人大多数是85后,几年的打工经历下来,使得他们更重视未来的发展。记者见到赵琳的时候,他正在专心致志地看一则摄影公司的招工信息。

一边是着急用人的企业打出优惠条件“急招”,另一边打工者挑挑拣拣。显然,已经在城市打拼多年的农民工所要求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还有就是一个在城市中更平等的待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前农民工群体对自身定位由亦工亦农正在向非农就业转变,对职业角色的认同逐步向产业工人迈进,越来越多农民工正在转向“民技工”。

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主任 张宝颖:结构性的用工矛盾还是依然存在,就是说有些企业对招用中高级以上的人才相对比较难招,还有一个就是动手能力比较强的这部分的普通工人也比较难招。在我们用工调查里,我们发现,节后有90%的企业都有招工的愿望。

宁夏:节后频现用工荒政企合力出奇招

像广东一样,“用工荒”不仅涉及到了珠三角、长三角、山东半岛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很多劳务输出地像甘肃、宁夏、武汉、重庆等中、西部地区也出现缺工现象。春节过后,宁夏回族自治区各地的工厂企业陆续开始复工,为了在宁夏本地招收足额的劳动力,地方劳动就业部门和企业各出奇招,有的抬高薪资水平,有的为劳务工人提供公租房,还有的甚至将招聘场所搬到了农村,将岗位信息送到农民手中。记者跟随中宁县的劳动就业服务局和当地一家企业的工作人员一同前往中宁县白马镇的几个村庄,用镜头记录下了招工下基层的全过程。

徐磊是中宁县一家企业的人事专员,今年他负责计划招聘3000名工人,而他负责针对中宁县本地的招聘工作,春节前,他们公司不仅在宁夏各所大学校张贴了招聘信息,也在县城组织了几场招聘会,但招工情况并不理想。为了完成招工指标,春节过后,他联系上了中宁县劳动就业服务局准备将招工进行到“底”, 20日一大早,他带上招聘资料和劳动就业服务局的工作人员一起在白马镇彰恩村,开了一场专场招聘会,在村广场上直接向当地农民介绍企业的招聘内容和岗位信息。但当地村民反应平平,只有20多个青壮年劳动力登记报名,徐磊对记者说,其实里面真心想来的也就七八个人,现在春节一过,村里不少劳动力都涌到外地打工去了,要在本地招是有些困难。

企业招聘员 徐磊:在就是在本地依靠政府企业联合起来,各个县乡镇进行这个招工工作,从今天这个招聘工作来看,情况还是达不到我们的预期,报名数量的人还是比较少,这个其中有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我们本来是中宁县的老牌企业了,很多乡村的务工人员,基本已在我们这个单位工作,再一部分这些人员可能是从农民工转变为工人这个角色,他们可能有一个不适应的过程,他们就是说受不了这个约束,他觉得在家里懒散惯了,突然去里面要按时上班,按时下班,这一点思想还是没有转变过来。

经过半天的招工,徐磊在两个村庄初步招到了30多个人,接下来他们不仅要继续在中宁县的各乡镇的村庄里招工,还要到扩大到区外,徐磊坦言,现在很多农民工找工作并不完全看薪酬,他们会考虑工作环境和工作地点,甚至是每个人的生活习惯都会影响他们的选择,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些企业的招工方式也应该变一变了,再坐在办公室里等人家来报名是不现实的。

企业招聘员 徐磊:我从事这个招聘工作已有三年,在这三年的招聘工作当中遇到了不少的问题,首先是每年随着我们公司新项目的增长、增加用工数量越来越大,咱们本县的劳动力相对来说也是比较有限,所以说对我们招工的工作也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现在就是在外地西北的甘肃、陕西、青海,包括到河南、河北这些地方做些前期的(招聘)宣传工作,只能说是靠这一部分外地的务工人员填补我们这个用工量和需求量。

“用工荒”倒逼“加薪潮”

一些劳务经纪人告诉记者,现在农民工流动的原因除了“吃口饭”外,以前几乎不被考虑的职业健康、技能培训、文化生活等软性因素也成为就业的重要条件。节前筹划返乡过年导致的劳动力紧张,以及节后找到新工作导致的人员流失。面对新一轮“用工荒”,企业的出路究竟在哪里?近日,记者还走访了南京的服装工厂,我们来看一下。

来到工厂门口,就听见嗡嗡的机器声,一块块布料在工人手上来回翻转、裁减、缝制,在一排排长长的生产线上,工人们专心忙着手上的活。面对春节前大量的订单,企业主并不像过去那么高兴,因为招工越发困难,厂里的工人还随时会离开。为了吸引和留住工人,这些年,工厂开始不断提高工人的工资水平和各项福利保障。

江苏华瑞国际集团人力资源部 顾海燕:首先是员工的收入,基本上是按照每年15%的比例在增长来吸引员工,留住员工,第二就是缩短我们工作时间,原来服装厂加班比较多,很普遍一个现象,现在结合我们员工的需求,有80、90后的员工,希望过上轻松快乐的生活,这几年最大的举措就是缩短了员工的工作时间,现在每天的工作时间就在8个小时左右吧,生产也是有计划性开展,保证下班能看上7点钟的《新闻联播》,第三就是改善员工的居住环境,现在有些员工来自外地,来自安徽、河南,住宿原来8人间,现在改为2人间到4人间,有些双职工我们就提供夫妻间,让员工有家的感觉。

在工厂里,记者还发现,工人会用一些制衣模版来辅助操作。负责人告诉记者,采用模版后,对工人的要求不那么高了,即使是不会做服装的员工,经过简单的培训也能做出高品质的服装,提升整体生产效率的同时也解决招工难的问题。

江苏华瑞服装有限公司模版研发中心 孔令斌:现在工厂招工非常困难,招一些熟手就更难了,现在唯一要提高工人的技能度,和我们的产值、产量和公司的盈利,就设计这些模版,解决普通技术达不到方法制作高品质的服装。

用工荒促使企业自身加快转型升级  产业转移成沿海企业新选择

透视来势汹涌的“用工荒”,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造成“用工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的背后既有农民工在劳资博弈时代,对提升福利待遇的渴望,同时也折射出中国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低成本优势失去之后,不得不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的必然性。

南师大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吴亦明:从东部沿海地区来看,从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来看,我们需要有突破一定要考虑东部沿海地区传统的产业优势,它未来的升级和发展,应该要更好的选择,比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科技行业等其他方面,能够替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这个角度说,大量使用低端劳动力需求就会改变,需要的是更高层次更具有专业技能的劳动力。

如此说来,尽管用工荒的蔓延加剧了企业的危机感,但是在更多人看来,用工荒并不是一件坏事,它也传递了一些积极的信号,用工荒的问题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劳动需求结构变化和供给相对不足这个矛盾的集中反映,那也倒逼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发生转型,下面来看记者的调查。

面对“用工荒”一些地方的企业也开始从自身结构调整做起了文章,在浙江,不少企业通过自身内部的调整,促进的企业转型升级,淘汰过去高耗能产品,节省人力投入。  浙江杭州某企业厂长 张鹏伟:各个企业现在已经都比较注重人性化管理,特别是对外来的一些务工人员,要让他们有一些归属感,虽然我是外地来打工的,但是我在这边我同样做得开心,我又很有自尊,就是没有那种低人一等的想法,所以现在企业越来越重视这一块儿,特别是细节方面。

在广东,不少企业自身也意识到了不仅仅是要去招揽人才,更多的是如何把人用好、留住人才。

广东富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主任 王长河:对于我们来讲,可能更多地考虑招得来,能够留得住,这个是一个,不光仅仅是招,(留得住)可能是更有效的方式。

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主任 张宝颖: 随着我们广州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企业的改造,这方面我想在劳动用工方面,通过企业的努力,也通过各地培训机构对劳动者的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这样呢, 令他们更能够融合企业的要求,更能够符合企业用工的需求。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企业面临用工“荒”的情形,实际上并没有出现几年前的那种“慌乱”,更多的是一种积极的应对,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改善工作环境等一系列举措来吸引外来务工人员的同时,不少早已“觉醒”的企业,通过走转型升级之路,提升产能,节省人力并通过提升企业文化、更多的是把员工留下,无论是地方政府和企业也更加重视农民工的权益维护与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如此发展下去,才能真正破解用工荒的问题。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08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华社,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华08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