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频 > 新华聚焦 > QE3出台引争议 中国需警惕“增长压力”

QE3出台引争议 中国需警惕“增长压力”

2012-09-18 18:56来源:新华08网时长:6分24秒
 
 
视频介绍

QE3出台旨在促美就业,协调经济复苏;QE3出台引争议,预期成效遭质疑;中国需警惕QE3带来的“增长压力” ......

QE3出台引争议 中国需警惕“增长压力”

来源:新华08网    责任编辑:赵鼎

日期:2012-09-18 18:56

分享到:

0%0%

视频文稿

北京时间14日凌晨,美联储在13日结束货币政策会后宣布启动新一轮“开放式”的资产购买计划,标志着QE3正式启动,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美联储“印钞机”再次加足马力,将对全球和我国经济带来什么影响?一起来看看今天的聚焦。

QE3出台旨在促美就业 协调经济复苏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当地时间13日宣布为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及创造就业,开始实行新一轮货币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决定,每个月购买4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并将旨在压低长期利率的“扭转操作”继续进行至今年年底。不仅如此,还决定继续将联邦基金利率保持在零至0.25%的超低区间,并预计将这一水平至少保持到 2015年年中。

美盛集团首席策略分析师 林韦恩:我们可以非常明显看到联储的意图,因为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萎靡,联储推行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是有必要的。

美联储在当天结束的货币政策例会后发表声明说,美联储担心,如果不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经济增长的强度将不足以带来就业市场的持续改善。自去年年底以来,美国失业率一直在8.1%至8.3%之间波动。

新华社经济记者 樊宇:现在美联储关注的仍是它的双重使命。第一个是抗击通胀,第二个是稳定就业。所以在目前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依旧比较稳定的情况下,美联储这样做是符合它的双重使命的。

过去三年,美联储共推出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2009年至2010年年初的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中,美联储购买了1.25万亿美元抵押债券、3000亿美元美国政府债券和1750亿美元“两房”债券。在2010年至2011年的QE2中,美联储购买了6000亿美元政府债券。

美盛集团首席策略分析师 林韦恩:与之前的量化宽松政策相比,此前都有一个明确的数量,而这一次并没有设上限,我觉得这是向市场释放信号,同德拉吉一样,我们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恢复经济,这与本月初的欧洲央行会议的结果如出一辙。

QE3出台引争议 预期成效遭质疑

与QE1和QE2不同,美联储最新宣布的QE3是不设上限的资产购买计划,宣布将每月购买4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直至就业市场出现明显起色为止。这与欧洲央行近期推出的不设上限的购债计划相近,但美联储并未像欧洲央行那样明确宣布要回收新产生的流动性。不少人担心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会在长期造成通胀,对整体经济的影响有限。

美盛集团首席策略分析师 林韦恩:在未来这会造成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进一步的膨胀,这是一个一直以来存在争论的话题,在增加货币的同时会造成通胀。今天的市场上,美元汇率下跌,许多风险资产上涨,国债上涨而抗通胀债券也在上涨。这些都体现了对于通胀的担忧。

克罗斯纳:但是通胀预期和低利率如何传导到经济增长和就业,这一点的联系还不是很强。

而对于第三轮量化宽松将给美国经济体系和劳工市场带来多少实质的正面影响?美联储前任理事克罗斯纳说认为,目前尚不能轻言。

克罗斯纳:我想,人们的一个担心是新一轮量化宽松的边际效果可能不如前两轮。

美QE3形成冲击波 股市及大宗商品应声上涨

有专家把QE政策称作给资本市场“灌糖浆”,新流动性可以刺激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受到美联储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刺激,13日纽约股市三大股指上涨,涨幅均超过1%。欧洲主要股市出现上扬,英国、法国和德国等欧盟成员国的股指纷纷上涨到14个月来的新高。国际市场上黄金价格在9月14日创下6个月来的新纪录。与此同时,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出现较大幅度下跌。

天相投资 李敬祖:综合来看,短期QE3的推出能够对市场的稳定提供支持。欧美在短期内都通过量化宽松的形势来扭转当前本国经济的颓势,全球政策宽松化的显示,这为A股提供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A股当前的反弹能否延续仍取决于国内稳增长政策的介入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的中国来说,QE3推出的并不完全是一个好消息。各项经济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仍未能实现筑底回升,各界对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寄予厚望。

天相投资 李敬祖:影响当前货币政策调节手段的依然是国内的通胀水平;那么在QE3推出之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行,将推高我国输入型通胀的压力,这也使得货币政策的调控难上加难。短期滚动逆回购的公开市场操作方式将会被频繁使用,降准及降息预期淡化。

专家指出,央行本来就担心货币政策的进一步放松会引发通胀压力,而QE3加剧了这种担忧。但若我国经济增长依然疲软,货币政策进一步适度放松仍然是今后几个月的主要方向,只是放松的节奏和力度无疑将日趋谨慎。

QE3的推出,将深刻左右未来一段时间内世界各国的货币政策基调,中国显然难以独善其身。需要看到的是,不管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还是中国通胀反弹,货币政策进一步深陷“两难”境地,都不是什么新鲜故事。我们唯一要做的,只是从容应对而不能被动受其牵制,未雨绸缪做好应对。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08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华社,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华08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