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频 > 新华聚焦 > 小剧场:向左走 向右行?(下)

小剧场:向左走 向右行?(下)

2012-07-13 16:47来源:新华08网时长:15分
 
 
视频介绍

在业界,它颇受关注。当艺术遇到生存,它面临两难的选择。“风投、上市”是不是它的春天?敬请收看,《财富文化》探寻文化之旅《小剧场 向左走,向右行?》下集 《小剧场的春天来了》

小剧场:向左走 向右行?(下)

来源:新华08网    责任编辑:赵鼎

日期:2012-07-13 16:47

分享到:

0%0%

视频文稿

小剧场的春天来了

看见文化,财富就在这里。各位好,我是新华社记者赖冬阳,欢迎收看《财富文化》,上集我们探讨了小剧场话剧发展起来的契机和发展的诸多特点,当然也谈到了发展瓶颈。小剧场的演出团体尚面临运营模式、管理模式上的不成熟,同时,投融资市场的不完善更成了小剧场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阻碍。当小剧场话剧一方面如火如荼地发展,另一方面又面临这一系列的问题时,我们不禁更加关注小剧场未来的发展路径。

小剧场在商业化道路上狂奔还是一路先锋?

有人说“小剧场,成也先锋,败也先锋”,因为任何一种戏剧形式都有传统的追随和大胆的探索,有些先锋戏剧具有时效性,而真正的先锋则具有一定的毁灭性和前瞻性。目前话剧市场曾经被视为楷模的几位大腕,而现如今有的依然孤独前行,有的已然“占山为王”,向市场举起了白旗。资本,在当下,掌控着大部分人的大脑,它疯狂地吞噬所遇到的一切——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祖宗到子孙。我们对此无可诟病,也逃离不了这个桎梏。

木马剧场总经理  唐虓珲:以前属于一个小剧场200人,你就随便演吧,反正看的人本身也就是不是特别,看的人都是知识分子,演的人都是知识分子,你们就自己跟自己圈内的人去交流的一种模式,但是现在变成商业化以后,特别是民营介入以后,有了民营的剧场和剧团,然后借助了媒体和商业的客户把它变成一个趋向于产业化。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永远不缺少追逐利益的弄潮儿。有人用“不在看话剧,就在去看话剧的路上”形容小剧场的繁荣。这样的繁荣到底是大众艺术的复兴还是低俗娱乐的发展?话剧英文单词drama和dream很像,一个是戏剧,一个是梦想,如此接近却又那般遥远。在drama或者dream中,人是什么?Doll?还是Actor?其实,这也只是一念之间。

木马剧场总经理  唐虓珲:在我们这儿来说,大家做小剧场是因为大剧场太贵了,而且我们本身要从小剧场上赚钱,既然要赚钱就要满足观众的需求,不能说只满足深刻的观众的需求,观众有很多种,有就喜欢来乐一下的,有喜欢来深刻思辨的,有喜欢来哭一把的,我觉得这个东西属于艺术的一种。

小剧场面临多种生存困境

目前,虽然文化产业在中国已经开始逐渐被关注,市场化运作也开始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收效。但我国的文化基础还不成熟,对剧场等文化设施的定性还没有明确,相关的规定与法律体系还不健全,尚未形成宏观的文化环境。因此,在当今这种相对无序的文化市场中,没有合适和充足的政策支持小剧场的搭建,优秀的剧场数量极其有限。小剧场无法培养出固定的观众群,也没有合适和有效的观众来源,这使得戏剧经营者的处境十分艰难。

税收、房租、贷款,是当前被公认的三座大山。小剧场的戏剧人不仅要缴纳房产税,还要按照商业和娱乐业的标准缴纳高额的营业税。高额的税收助推的高票价,虽然阻碍了文化演出市场的发展,但这些小剧场的经营者为了保持维护剧场的文化社会责任,仍艰难地坚守在文化产业这块阵地上。

人艺副院长 任鸣:很多小剧场即便卖的很好,就是票房卖的很好,但也不赚钱,甚至有的小剧场还赔钱。其实可以不赔钱,于是在去年(2011年)开始人艺就搞了独立制作人制,现在已经将近试了三部戏了,我觉得这个很好,它这个就有点像社会上的那种民间戏剧的方式,所以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发展的方向。

当前中国还没有形成相对规范化的文化市场的条件,在这个鱼龙混杂的文化生态环境中,作为先锋艺术的代表小剧场戏剧的制作人和经营者来说,积极探索新的生存模式,开发多条剧场和演出产业链,与国际演出服务标准、技术管理标准、运营量化标准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对接,显得至关重要。

新兴经营理念对激发艺术原创力、繁荣演出市场都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如下若干条新兴小剧场经营策略,均根据当下国内外最新的剧场经营者和非盈利艺术机构的最新经验整理,无论对于小剧场经营者,还是对于像中国对外集团这样的大型国有企业,都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

区域剧场联合,建立院线

北京多家小剧场同东城区政府共同成立了东城区青年戏剧工作者协会。该协会是一个完全非盈利的机构,主要是起到民间非盈利艺术机构与政府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听从民间声音,并且反映到政府,为这些连带的剧场等艺术经营机构的权益起到一个保障的作用。这些剧场也可以在经营模式中相互联合,像影院一样地形成相互之间的院线联合,共同发展,资源共享。

连带发展,以点带面

以小剧场为核心,与周边的企业或者街区形成连带发展,或是借用现有空间

多样化开发形成一个艺术园区的经营模式,愈发成为目前北京剧场工作者的趋向。例如蓬蒿剧场处于南锣鼓巷文化街区内,并且毗邻中戏校园,它将区域内的另外一家餐厅带动起来,餐厅与剧场互为宣传平台;方家胡同46号院借助了周围国子监雍和宫文化区的环境,并且有现代舞蹈团等在园区内驻团,带来大量人脉和信息资源;朝阳9剧场以“以点带面”的经营理念,制定了20年的“京东戏剧基地”发展规划。9剧场还提出了“戏剧超市”的理念,各个剧场侧重和风格不尽相同,观众可以各取所需。

场团合一

现在,商业化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的剧团的一种发展方向,“控制成本”这类经济词汇也与剧团越来越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团购”、“话剧远程连锁”、“场团合一”慢慢变成了剧团的运营模式。

“场团合一”机制将演出产业的上游和下游打通,一所剧场与专门的一个剧团形成固定的合作关系,剧场为自家的院团提供演出场所,院团可方便地在所拥有的剧场进行演出,特别是进行保留剧目的轮换演出,有利于剧目、院团、剧场等品牌的打造,可谓一举多得,优势互补。例如国内的北京人艺、国家话剧院、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国外的英国皇家芭蕾舞团、法国巴黎歌剧院、莫斯科大剧院等都是采取这种模式。

人艺副院长 任鸣:在一个单位里头,或者说有艺术总监跟财务总监,我觉得这是对的,就是说因为在今天上映时必须有人去经营,但是搞艺术的人就应该让他去搞艺术,不要让他成为复合型人才,说这个人又能够搞艺术。

对当前很多主管着剧场的院团长来说,要把剧场经营提到与剧目艺术生产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特别是要研究剧场的运作规律,坚持剧场的艺术品位,并最大限度地向市场要效益。很多国外院团机构采用的“剧场主体论”,剧场有短期和长期的演出计划,院团的艺术生产和剧场的营销相辅相成,很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小剧场话剧远程连锁化

第四种方式,就是现在很流行的小剧场话剧连锁化,先选定一个合作方,合作方优先选择承办当地的艺术院校,其次是媒体或传媒公司,再次是大型演出公司。在合作方式上,一方将剧本卖到海外剧场,另一方负责在当地寻找演员,解决当地的场租和广告宣传费用。将话剧产品“批发”到外地城市后,编剧、演员、舞美设计都无须另外支付费用,投资双方需要负担的只是当地场租、演员演出费和广告费,大大降低演出运营成本。

团购小剧场话剧

而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小剧场同样利用了现代化的手段去发展,团购售票就是时兴的一种方式,它既可以让更多人以低廉价钱看戏,令戏剧进一步走进群众,又可以提高小剧场的宣传效果。比如耀莱国际电影城与糯米网的合作,不但吸引了很多观众,且电影城进行了有效地宣传,达至双赢局面。

处在后繁荣期的小剧场产业,正利用自己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的灵活多变的特点,一步步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在艺术与现实之间进行一场无声的博弈。生存的压力始终是小剧场挥之不去的阴霾,除了在积极探索实体市场的经营策略之外,不少小剧场的经营者也把目光投向了金融市场的融资之道。在新的融资平台的支持下,小剧场的发展正在迎来一个新的繁荣。

“风投”介入,民营戏剧要“上市”

从一间只有十几平方米的工作室,到现在1100平米的戏剧团体办公室,“戏逍堂”的华丽转身,见证了北京小剧场话剧市场壮大的历程。

2005年,北京戏逍堂剧场的成立,成为了民营小剧场的一次重大的拐点,在戏逍堂之前,几乎没有投资人会关注小剧场话剧,因为大部分演出都是赔钱的。2004年9月开业的“9剧场”,头4个月只有30场演出。2005年9月18日,北京第一家民营小剧场北剧场正式宣布倒闭,当年开业的东方先锋剧场账面上也是入不敷出。小剧场的营收和资金问题,成为了当时业界一个公认的难题。

木马剧场总经理  唐虓珲:一到过年的时候演出团体或者观众就下降了,肯定会亏损,全年看还是亏的。

但是,05年戏逍堂推出的第一部戏《到现在还没想好》首轮演出就赚了10万元。戏逍堂赚钱的秘密就在于小剧场对于市场的把握和自身成本的控制。由剧场负责人亲自把关的导演和每场精确的演出成本,为戏逍堂掘出第一桶金打下了牢牢的基础。投入、产出、成本、报表这些原先戏剧人听不懂的词汇,也慢慢进入了戏剧行业。

戏逍堂的成功,对小剧场行业的影响远不止于它自身所创造的运营模式,它更大的影响是带来了无数投资者的热情和资本对小剧场的钟爱。

资金涌入,小剧场要上市

戏逍堂带给小剧场的资本刺激,打开了资本进入剧场的大门。在戏逍堂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小剧场,更多的人带着钱进来了,市场在一点点地发生变化。几年来,北京陆续成立了30多个民营戏剧团体,戏逍堂、哲腾文化、盟邦戏剧、三拓旗成为市场中的佼佼者。几年下来,民营戏剧团体在小剧场话剧市场逐渐占领主流地位,一年两百多部剧目中,国有话剧团体所占比重大约在10%左右,剩下90%都是民营制造。

2012年,戏逍堂拿到了1500万元的风险投资,在戏逍堂堂主关皓月的计划里,明年可以拿到第二轮风投,如无意外,2013年公司或许可以顺利上市。戏剧营销公司上市,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如今却变得触手可及。

政策支持  小剧场春天到来

而5月份,港中旅集团与北京市政府正式举行天坛演艺区项目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标志着北京天坛演艺区项目正式启动。根据协议,天坛演艺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一平方公里区域内,5年内将新建34座剧院、新增观众座席2万余个、总面积近百万平方米,将打造成东方文化艺术的原创中心和传播中心。有人说,话剧界应该欢欣鼓舞,小剧场的春天到了。

艺术与商业究竟如何权衡?梦想与现实又该如何选择?似乎小剧场的发展总有这些问题并行存在。现在,如果我们用百度搜索“小剧场”,各种新戏和戏票的团购广告都会扑面而来。而这,也许就是小剧场繁荣的未来。好的,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我是新华社记者赖冬阳,欢迎您下周继续锁定我们《财富文化》,更多内容敬请登录www.xinhua08.com,感谢您的收看,再见!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08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华社,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华08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