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频 > 新华聚焦 > 小剧场:向左走 向右行?(上)

小剧场:向左走 向右行?(上)

2012-07-06 11:13来源:新华08网时长:15分
 
 
视频介绍

它魅力何在?它的发展速度有多快?就在大家都叫好的时候,它又遭遇了怎样的瓶颈?敬请收看,《财富文化》探寻文化之旅《小剧场 向左走,向右行?》上集

小剧场:向左走 向右行?(上)

来源:新华08网    责任编辑:赵鼎

日期:2012-07-06 11:13

分享到:

0%0%

视频文稿

看见文化,财富就在这里。各位好,欢迎收看《财富文化》,我是新华社记者赖冬阳。在都市生活的人,总感觉生活节奏很快,有种箭在弦上的紧张感,忙碌之后总感觉到疲惫,而有个地方却能消除这种疲乏,它就是小剧场。小剧场同博物馆、咖啡馆一样,是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之外的社会交往空间,能够满足接收、表达和创造的精神需求。茶余饭后,工作之余,走近小剧场,感受剧场文化带来的精神愉悦,区别于普通观众,对于文化生产者而言,小剧场自然也成为青年戏剧工作者成长及收获财富的摇篮。

小剧场话剧《迷偶》一经推出,首演受热捧,二轮演出余票所剩无几,好评也比比皆是,《迷偶》窥视了人的内心,《迷偶》看出了我们自身的小悲伤,《迷偶》由“感官刺激”带来心灵假期,  而类似《迷偶》这样掀起一轮热烈反响的小剧场话剧一波接一波,小剧场话剧缘何如此火爆?时间追溯到中国小剧场诞生之时。

“小且灵活”促使小剧场繁荣

源于欧洲的小剧场戏剧运动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西方戏剧反商业化、积极实验和探索的产物。1982年,中国导演林兆华第一次将小剧场话剧《绝对信号》搬上了首都的戏剧舞台,这是中国小剧场话剧运动的开端。时隔七年之久,1989年4月,南京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小剧场戏剧节。90年代初期以后,“小剧场”戏剧开始重新“复兴”。

人艺副院长、导演  任鸣:其实小剧场无非我们称它为试验田,就是说戏剧的试验田,我们可以在里面去尝试各种流派,各种体系,各种的表演方法进行各种的样式的探索。

濮存昕《建筑大师》需要用心体会视频 2:21:就是与观众共同创造,不是我看你演,是你也得参与,创作和演出是同步的。

源于西方的小剧场话剧已经从一开始的“形单影只”变成了席卷中国话剧界的一阵狂潮,尤其是1995年北京人艺小剧场建成后,小剧场话剧发展得如火如荼,甚至已经大规模地影响到了流行文化。北京人艺被誉为“中国话剧的典范”。它缘何会选择发展小剧场话剧呢

人艺副院长  任鸣:因为大剧场说实话它这个场地要是是很高的,比方说要有很大地方,而且它的设备要求也很高,但是小剧场一般只要它能坐300人可以、100人也行,200人也行,#再有一个它演剧是非常灵活,(一定程度上)我也认为小剧场在某种程度上它门槛比较低。

任鸣告诉我们,小剧场除了表演场地较小,突破了传统观演关系的界限之外,同时保持了内容的先锋性,是戏剧实验创新的平台。一些投资者也自组剧社,如北剧场的袁鸿、蜂巢剧场的孟京辉、戏逍堂的关皓月、蓬蒿剧场的王翔、繁星戏剧村的繁星,上海现代人剧社的张余,“下河迷仓”的张献等,还有北京的龙马社、木马剧场等也纷纷亮相。

小剧场的发展特点

30年来,小剧场话剧从数量上,翻了很多倍;题材类型从先锋实验到小情小调、温馨的暴躁的浪漫的恶搞的乃至丑恶的,说不出来有多少种;导演演职员从专业到业余,投资人从热爱话剧到玩票什么心态都有;从票房上看,门票获利不是唯一标准,广告植入的、演员植入的屡见不鲜;如今的小剧场话剧正在经历着一场大变革,一般观众还远没修炼到去伪存真的本领,种种怪现状不一而足,我们可以先来分析一下小剧场话剧的几个“多”现象,也许透出一些小剧场戏剧走向的端倪。

场地多 数量每年激增

前几年很多话剧迷晚上看小剧场话剧,无非就是北京人艺小剧场、东单先锋剧场、北剧场那么有限的几个地方,后来北京人艺三层开放了实验小剧场,从2010年开始,北京的小剧场数量激增,其中以东城打造的剧场群落最为显眼,包括东图小剧场、蜂巢剧场、蓬蒿剧场,经营模式也从原来一律公营变为可以私营的形式。除此之外,中关村地区的海淀剧院小剧场、东联剧场,宣武门地区的繁星戏剧村,双井桥附近的麻雀瓦舍以及798里面的小剧场等等。

人艺副院长  任鸣:现在小剧场反而多,据说北京有400多个,据说有400个团体或者是剧社,或者公司在做这个,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也是一个戏剧繁荣的象征。

类型多 时尚另类百花齐放

在小剧场早期创作的时期,80年代的代表人物无疑是林兆华,他导演的《绝对信号》着力于描写象黑子一类的 青年人从几乎失足到重新担负起保卫列车安全的责任, 重新获得做人权利的复杂历程。被认为是中国小剧场话剧的开端。

90年代,不得不提到一个代表人物孟京辉,在孟京辉还未成名的时代,他执导的《等待戈多》、《爱情蚂蚁》、《盗版浮士德》、《恋爱的犀牛》等小剧场戏剧作品,就体现了他的导演风格,即“视觉上的可看性,爆发力和刺激的节奏方式,怪诞的超现实色彩和诗化的技巧。”

林兆华和孟京辉的共同特点是“实验”和“先锋”,他们给死气沉沉的剧坛带来的是新的表演方式和呈现,甚至“实验”和“先锋”已经成了小剧场话剧的代名词。

而现在的小剧场话剧,早已是百花齐放的时代,上海吹来了“白领戏剧风”、北京随之兴起“小情小爱风”,一些风花雪月的小情调笼获了不少恋爱中的青年男女。当然还有一些另类的话剧也博人眼球,比如反映文革时期的作品《李小红》、《良宵》等,以对口相声形式演出的《六郎庄的艳俗生活》等。

木马剧场 总经理  唐虓珲:去年(2011)年,每1.5天北京就有新的小剧目上演

场次多 三五十场是常事儿

孟京辉导演的《恋爱的犀牛》(下载的视频有  恋爱的犀牛 澳大利亚受欢迎第4秒有)是当年第一部演出超过15场的小剧场话剧,这部戏也是第一部开始赚钱的小剧场剧目。

而现在随着戏剧环境转好,看戏的观众越来越多,小剧场戏剧演出三五十场是常事儿,尤其是近两年还涌现一些可以保留的小剧场剧目,几乎是在全国不断巡演,甚至成为“驻场演出”。

比如描写小保安和小保姆爱情故事的《向上走,向下走》,该剧为了满足观众需求,还推出了大剧场版本。还有《如果,我不是我》、《我不是李白》、《李小红》、《两只狗的生活意见》等都是演出了几百场,巡演好几年的优秀小剧场剧目。

先锋剧场总经理  付维伯:整体的现状从前年到今年小剧场剧目创作了将近400多部,但是当中可能在剧目的表现形式上有一些良莠不齐。

导演多 优秀青年人才辈出

除了以上提到的林兆华和孟京辉导演,如今很多小剧场话剧青年导演已经有了自己的代表作和稳定的观众群,这些则是保证他们创造良性运转的前提。这些青年导演中比较出色的有黄盈、黄凯、赵淼等人。

恋爱的犀牛 澳大利亚受欢迎 第7秒 著名话剧导演 孟京辉: 通过文化能缩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通过当代人和人之间最亲密的接触,缩短时间和地域造成的很多奇奇怪怪的障碍。

梳理了小剧场话剧的诸多特点,让我们很欣喜。“不在剧场,就是在去剧场的路上。”曾经一句老掉牙的话,时下却被不少热衷于小剧场演出的各类人群不由分说地套用。就在我们憧憬小剧场美好前景的时候,业内人士却也告知我们诸多的顾虑,纯粹的商业运作加上市场需求,不少小剧场以迎合观众为生存原则,选题跟风、恶搞成趣、粗制滥造、格调庸俗的表演已引起业内人士的担忧。在小剧场演出火爆的背后,其实存在着诸多的隐忧。

剧本瓶颈困住小剧场发展

小剧场话剧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剧院背景的一派,如孟京辉、田沁鑫等;另一种是民营性质的一派,如雷子乐笑工厂、繁星戏剧村、东方桥戏剧等。正所谓剧本剧本,一剧之本。一部作品最终能够成为一个品牌,剧本乃一剧之魂。

人艺副院长  任鸣P1小剧场这种东西我觉得更重要的影响应该是剧目,你一个戏带来多大的影响,就像一本书,一个音乐带出来的影响。

不少小剧场为喜欢话剧的观众们提供了多重选择,这些剧目中比较火爆的有蜂巢剧场的《两只狗的生活意见》、雷子乐笑工厂的《天生我怂我忍了》、人艺实验剧场推出的《房子梦》等剧目。热闹中也夹杂着无数的争议。有人说,以卖笑点和一味迎合观众的话剧是不专业的,也有人说,小剧场的先锋性其实早已消退或者过时。

先锋剧场总经理  付维伯:剧场不管有多少,决定剧场的一个根本的要素就是内容,当内容受到观众或受到广大有需求的这部分的时候,需求的是好的部分,所以最近也有一些搞笑(题材),但是随着大家对于人的认识,生活的认识,大家可能慢慢的也会转型,大家希望看到有实在内涵的文化价值,引起大家对于生活人生思考的作品可能慢慢的也会收到很多观众的关注。

木马剧场 总经理  唐虓珲:内容上当然跟整个的大的环境有关系。影响力大了,看的人多了,而且包括很多媒体都会关注小剧场,自然我们对它的内容上的管理肯定是政府会有更多的要求。

剧本是小剧场发展过程中的瓶颈,没有好的剧本,没有创新的题材,小剧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几乎不可能。小剧场话剧市场目前的状况究竟如何?如何理解小剧场话剧?业内人士和观众分别对这些纷繁的话剧又如何看待?

业界:相信观众有自己的选择

《飞来横财》、《临时居所》两部带有百老汇英式喜剧风格的话剧推出后,引起了观众极好的评价,场场爆满。东方桥戏剧的制片人吴雨桥说:我们制作的话剧剧本一定要优秀,是经过时间考验或者能经受时间考验的剧本,哪怕我们一年只推出一部原创剧本话剧。

观众:适合我们的,都挺

小剧场话剧的受众群体主要是大学生、白领中的年轻群体,小剧场话剧的发展与这些受众群有很大的关系。不同特点的话剧正好可以满足他们不同的需求。

无论是业界力挺自身,还是观众给予宽容理解,都无法改变眼下创作人员匮乏,抄袭现象严重。但小剧场数量众多,演出活跃,已经成为演出市场中很有活力的组成部分,这是不争的事实,小剧场的发展也是差次不齐,目前,小剧场的演出团体尚面临运营模式、管理模式上的不成熟,尤其是投融资市场不完善。这些阻碍了小剧场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而在下集当中,我们就来分析以上这些问题,我是新华社记者赖冬阳,欢迎您下期继续锁定我们《财富文化》,更多内容敬请登录www.xinhua08.com,感谢您的收看,再见。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08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华社,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华08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