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频 > 新华聚焦 > 信托入市股指期货:高攀不起!

信托入市股指期货:高攀不起!

2011-08-22 14:53来源:新华08网时长:
 
 
视频介绍

  信托入市期指惨成“鸡肋”

时长:05分16秒 双击视频可全屏观看

  2011年7月11号,银监会发布《信托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业务指引》,期货公司的“业务蛋糕”又多了一块。

  许国红,是南华期货公司深圳营业部总经理,《指引》发布后,他一直在负责信托公司入市期指的业务,可是一个月下来,情况并不理想。

  南华期货公司深圳营业部总经理 许国红:因为指引不仅对信托公司资质上做出了要求,并且对我们期货公司也做出了一些明确的要求。如果按照这样一个要求来筛选的话,目前符合银监的规则的期货公司也是非常少的。所以目前我们期货行业来讲跟信托公司业务的沟通和交流也是刚刚开始,还谈不到说有一个成功的案例之类的.

  与期货公司的积极相比,信托公司对于入市股指却是按兵不动,相当淡定。按照《信托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业务指引》中的内容,信托公司需满足监管评级需在3级以上且开展套保和套利业务一年以上,有完善的内控、风控制度、IT系统建设以及与业务相匹配的专业团队等条件才能参与股指期货业务。目前满足这样条件的信托公司只有10家,这10家公司都表示非常关注股指期货市场,正在积极准备,希望能够参与进去。但明确肯定这项业务已经被提上工作日程的公司少之又少。

  上海国际信托公司:因为我们现在这个产品还没做,我们信托公司不是参与股指期货的指引刚下来嘛,每家期货公司都需要申报一定的资格,申报完资格才可以做相关的业务。

  有着多年信托公司工作经历的许国红,在《信托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业务指引》发布之后,承担了为公司开拓这项新业务的重任,跟以往不同,这次,他的角色更像个老师,帮助信托客户熟悉和准备入市股指期货各种事项。

  南华期货公司深圳营业部总经理 许国红:这件事情看起来目前是以期货行业为主导在推动。我们目前接触了不到十家的信托公司,当然大家的差异很大。他们从去年开始准备,主要的准备是他们的交易平台还有他的风控平台,这是好的公司。当然还有一些公司完全不知道这项业务如何去做甚至是用什么交易系统或交易平台来对接,有些公司甚至来请教我该用什么东西。

  纪杨,银河期货有限公司金融市场部区域经理。跟许国红一样,目前信托公司和阳光私募是他的重点工作对象。

  银河期货有限公司金融市场部区域经理 纪杨:他们其实很心动,而且尤其是证券商自营通过套利的方法,或者说套保的方法达到很好的效果。他们其实很想参与,所以之前听到风声的时候,想跟我们联系,而且今年上半年,不管是基金招股,还是私募基金,其实发的不是很好,他们也想把这个作为宣传的点,一方面真正想达到风险控制的效果,另一方面想进行宣传,所以他们之前还是比较积极的跟我们联系。但等到真的指引发布之后的话,很多问题对方需要重新去考虑。

  信托公司按兵不动,期指市场自然也就没什么大变化。7月27号,正逢银监会发布《信托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业务指引》半月。这一天,股指期货市场录得上市以来最低的主力合约交易量,1108主力合约低于10万手。市场方向的不明朗使得市场观望气氛浓厚,现货及股指期货市场的交易量均萎缩,持仓量未见大的变化,市场并没出现大规模资金入市的踪影。

  信托入市期指满月,却上演“冰火两重天”。是什么原因让信托公司如此矛盾,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的满腔抱负变成“空欢喜”?…

 

时长:06分29秒 双击视频可全屏观看

  监管“三重门”让信托入市成空谈

  事实上,早在股指期货交易推出时,国内的信托公司就已经展开了对股指期货交易业务的研究。他们的这种热情与信托公司目前的经营环境不无关系。

  2007年信托新政实施以后,信托行业获得飞速发展,信托资产总额从几千亿元发展到目前的三万多亿元。信托行业的飞速发展,引来了众人垂青。曾红极一时的投资理财神童马文亚就是其中一个。一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马文亚就加入了中航信托。刚刚23岁的他在接受我们采访时的身份是,中航信托财富管理中心产品总监。

  中航信托财富管理中心产品总监 马文亚:现在你看到的信托公司都是2001年的时候重新去注册的。然后基本上是具有央企背景或者是政府背景的信托公司。那么,对于这种央企背景或者政府背景的信托公司而言,在2010年之前,都是作为这种大企业或政府的融资的平台或者是金融的媒介在运用。所以说他的业务范围呢,最重要的就是保险,就是安全。

  但同时,信托业务结构不合理、风险不对等等问题也暴露出来,引起了监管层的重点关注。2010年以来,诸多针对信托的“从紧”政策先后出台。

  中航信托财富管理中心产品总监 马文亚:过去的几年里面,信托公司发行的产品多是这种固定收益类的、银信合作类的、委托贷款类的,这种信托产品如果发行的太多的话有可能会引起金融体系的系统型风险

  在《信托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指引》出台之前,中国银监会非银部副主任闵路浩就曾对外表示,之所以要推出信托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业务,是希望信托公司获得与其他机构相同的待遇,不让信托公司在财富管理领域输在起跑线上。相关监管部门领导也曾明确表示,银监会“放行”信托参与期指,主要是希望信托公司进一步向优质的资产管理公司转型。

  中航信托财富管理中心产品总监 马文亚:从2010年之后,由于政府收紧了银信合作的这样的空间,压缩了房地产信贷和房地产信托的规模。所以说现在信托公司不得不去寻找更好的、更适合的发展的道路。那么去运用这种多种的创新的工具,来保护客户的资产,就成为我们必然要去探索的道路。

  但是,信托公司的一腔热血却在《信托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业务指引》发布之后急速冷却。首先信托公司面临的第一道坎就是,只有单一信托业务才能参与投机,集合信托业务只能做套期保值。由于目前只从事单一业务的信托公司几乎不存在,这就意味着大部分信托公司和阳光私募不能参与投机交易,这让很多希望参与投机业务的阳光私募大失所望。

  南华期货公司深圳营业部总经理 许国红:对冲基金行业的发展他需要一些非常有效的化解风险的工具。那么,我们国内的市场始终没有提供这个工具。那么这就需要我们从这个,从市场的方面去做金融创新的工作。

  如果说第一道坎只是削弱了信托和阳光私募参与的积极性,那么监管部门设置的这第二道坎是彻底的给他们浇了一盆冷水。按照《指引》中的内容,信托参与股指期货的卖空头寸被压至20%。

  中航信托财富管理中心产品总监 马文亚:举个例子来说就是,假如说我们现在有一个亿盘的阳光私募,那么我要用股指期货进行对冲的话就是只能覆盖到两千万,我卖空的合约价值是两千万。卖空的价值两千万呢,我使用的资金就是用两千万去乘以你的杠杆数,也就是我只能用几百万的资金,大概是四百万的资金去参与到股指期货的卖空中来。然后对于你的一个亿的股票的组合来说,这两千万的是受到保护的,剩下八千万还有下跌的风险。

  20%的套期保值比例与公募机构的相应比例一样,虽然这个比例与券商、基金参与的比例接近,但对于阳光私募而言较低。与国际对冲基金相比,对冲策略无法完全开展。

  中航信托财富管理中心产品总监 马文亚:现在只让我们覆盖到头寸的20%的话,基本上就起不到这样一个防范风险的功能。

  南华期货公司深圳营业部总经理 许国红:这样的持仓比例是非常低的,也很难做出一个非常优秀的业绩出来,所以呢大家的态度很矛盾,5%的比例太低,太低呢很饥饿,做,很少,不做吧,又没有对冲的概念,所以比较矛盾,我想这是目前最大的问题。

  我们从《指引》的内容可以看出,相比较阳光私募而言,这份指引对于信托公司入市股指还是给予了一定的空间。不过即便是这样,信托公司对于入市股指期货还是采取了“冷处理”。

  面对刚刚开启的这一扇新的财富之门,能否走进门里取得财富,能够取得多少财富,还取决于信托公司自身的能力。除了《指引》中的双重限制之外,目前信托公司入市期指面临的一个客观现实就是,从2009年开始,证监部门暂停信托公司新开证券投资账户,至今仍未重启。此举令阳光私募产品面临停发境地,只能通过信托公司存量证券账户进行投资,一些信托证券账户也因此被炒到数百万元之高。

  中航信托财富管理中心产品总监 马文亚:他们这样做的一个行为,就折射出这样的一个账户对于信托公司的重要性。

  南华期货公司深圳营业部总经理 许国红:现货的这个停滞,期货的保值是无从谈起的。那就更无法利用股指期货去做对冲,甚至这个信托计划都不能成立了。

  另外,股指期货是一种对投资者的专业素质有着很高要求的金融衍生品。对于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信托公司资格,银监会有着十分严格的规定。比如,公司的评级等级、业务开展的时间长度等等。

  中航信托财富管理中心产品总监 马文亚:这个指引里面对于信托公司硬件方面的要求,我觉得就各大信托公司都不是特别难解决的。比较难的是软件方面的要求。有需要这种专业的股指期货,风险控制的这样的这种评估人员,然后有需要跟股指期货相关的这样会计人员,像这样的人才应该说不仅仅是信托行业的非常稀缺,整个中国的金融业都非常非常稀缺。

  南华期货公司深圳营业部总经理 许国红:因为各家公司的情况会有所差异,大家对衍生品的创新型产品所以态度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差异。有一些公司,他由于自身的原因,比如说我刚刚提到的人才、风控的能力还有软件以及硬件平台的缺失,所以会让他对这种类型的产品持一个非常大的保留的态度。

  限制重重,信托公司冷眼相对,按兵不动。阳光私募却顶风冒险,剑走偏锋。同样的监管条件,为何引来信托和阳光私募如此不同的反应?

 

时长:07分02秒 双击视频可全屏观看

  限制重重 信托、阳光私募反应大不同

  不得不说,业务种类限制、卖出头寸限制、证券市场开户资格的限制,是准备大显身手的信托公司在短时期内无法逾越的监管“三重门”。相比之下,阳光私募们的反应可以说是积极很多。

  根据台湾股指期货运行经验,对冲基金、QFII以及券商自营群体是股指期货的主力机构投资者。在国内,被视为对冲基金的是“阳光私募”群体,这个群体一直属于“夹缝中生存”的市场地位,监管上一直模糊。所以《信托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指引》发布后,最感兴奋的反而是私募。

  南华期货公司深圳营业部总经理 许国红:从08年底到09年,国内的很多私募已经非常密切的关注期货市场。从去年四月份股指期货的推出,很多私募的一些大佬们都用个人的名义开一些股指期货的账户,大家的主要目的想去感受一下市场,同时练一下手,对这个市场有一个直观更深切的体会和认识。

  中航信托财富管理中心产品总监 马文亚:现在的这个阳光私募,基本上都是采取了一种叫做有限合伙式企业的方式,他们因为不能够操作股指期货,我们信托不能操作股指期货,所以他就成立一个有限合伙式企业,那么他们就可以操作股指期货的卖空,然后用信托的证券账户,来操作这个买多。

  马文亚表示,如果信托公司没有证券账户,就只能由信托公司来募集基金,把资金全部打入到这个合伙式企业的账户里,然后用该账户控制卖空的股指期货头寸,以此来控制整个股票的头寸。但如此剑走偏锋的方式带来的风险不容小觑。

  中航信托财富管理中心产品总监 马文亚:风险的话,会急剧的发生在这个阳光私募上面,对我们信托公司而言,控制风险的难度就会增大,假如能够都让信托公司拥有这个证券账户,我们就可以用自己的证券账户,来控制这个现货的风险,这样的话,即使是股指期货那边出现比较大的风险,对于我们投资者的钱,还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

  “非阳光化”操作层出不穷,放开监管、扩容市场成众望。目前的监管是否因噎废食?期指投资者们如何才能走进阳光里?请继续收看本期金融市场观察。

  指市场呼唤适度监管

  私募们“非阳光化”的操作虽然不合规,却也从侧面反映了目前国内股指期货市场的规模远不能满足投资者的需求。但如果任凭这样不合规的行为泛滥,必将使监管更加困难,从而加大市场隐患。合理地放开市场、扩大市场容量是目前市场主体们最盼望的事情。而能有效增加市场规模的“迷你合约”则成为了大家热议的焦点话题。

  银河期货有限公司金融市场部区域经理 纪杨:未来能否推出迷你的合约,入市成本、门槛降低一下,增加投机力量,这样才能保证未来市场参加套保的人员的流动性,实现套保的目的。市场容量和流动性也能慢慢扩大。

  股指期货迷你合约,是相对于标准合约而言的,这种合约面值通常不超过标准合约的五分之一,交易快捷,流动性好,手续费比较低,非常适合散户交易。国际多个迷你合约成功经验证明,迷你合约是吸引更多中小投资者入市,增加市场规模和流动性最行之有效的手段。

  南华期货公司深圳营业部总经理 许国红:V实际上对于这种专业的机构投资者而言,我认为差别倒不是特别大,因为合约的大小无非是投入的资金规模以及成本的大小。按照目前基金的规模来讲,对基金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对于业内人士的争论,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教授表示了着不同的看法。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 胡俞越:E目前来看中经所要推出迷你合约,我个人评价可能性不是太大。但是中金所应该尽快的推出股指期权,对于那些做对冲基金的做私募基金的,作为期货投资者来说,对公司期权的需求更大,所以说有了这样的产品做组合的话,使得我们交易的机制、交易的方式更加的活跃、更加活泼。

  对于把机构客户作为未来市场主体的股指期货市场来说,能左右整个市场未来发展的显然不是能否推出“迷你合约”。目前,从交易系统到结算系统,机构需要投入几百万才能进行股指期货交易,加上限制重重,这让靠规模效应赚钱的机构们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入市积极性也大大削弱。因此,如何加大对于机构参与者的培育力度,探索出新的管理模式是监管部门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南华期货公司深圳营业部总经理 许国红:期望监管政策放开的时间加快一点步骤,对整个行业来讲这是一个非常利好的东西。我认为对风险的把握能力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投资于私募的投资人或委托人,大家通过契约的方式认可了这个产品,就是这个产品参与到股指期货里面来,包括他的投资比例,只要大家认可了,OK,这个产品应该是可以做的,而不是说受到监管部门的一个限制,只能做多少的问题。

  中航信托财富管理中心产品总监 马文亚:运用金融衍生品,来对自己管理的资产进行这样的保险也好进行风险的对冲也好,这肯定是未来的一个大的趋势。J有了监管层的首肯我相信信托公司做业务,包括为客户管理资产创造更大的价值这方面可以做出更好的成绩。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 胡俞越:C加强监管永远不是问题,如何提高监管效率、降低监管成本,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只要市场有需求的,我们作为期货行业、期货市场就应该为他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你作为金融期货行业作为金融服务机构,就要提供相应的产品、相应的服务,加强监管主要的目的是控制风险,把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作为控制风险的一个底线,这个就是目的。

信托入市股指期货:高攀不起!

来源:新华08网    责任编辑:赵鼎

日期:2011-08-22 14:53

分享到:

0%0%

网友评论

已有0人参与查看全部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
发言须知   
关灯